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
一、使用前准备
1.1仪器预热
开机后至少预热30分钟(可见光区需15分钟,紫外光区需30分钟),确保光源稳定。
氘灯寿命约1000小时,累计使用时间需记录,超期及时更换。
1.2比色皿选择与处理
根据检测波长选择材质:
可见光(380-780nm):玻璃比色皿;
紫外光(<340nm):石英比色皿。
新比色皿使用前需用1:1硝酸浸泡6小时,纯水冲洗后超声清洗10分钟。
1.3试剂与基线校准
空白溶液需与样品溶剂一致(如测蛋白质时用缓冲液而非纯水作空白)。
校准基线时确保光路无遮挡,比色皿外壁无水渍或指纹。
二、操作流程规范
2.1装样与测量
注入液体至比色皿2/3高度,避免产生气泡。
手持比色皿时仅接触磨砂面,透光面需用擦镜纸单向擦拭。
比色皿放入样品槽前需用待测液润洗3次,防止交叉污染。
2.2参数设置
扫描速度选择:
常规检测用“中速”(如1nm/s);
精细光谱分析用“慢速”(0.2nm/s)。
狭缝宽度控制在1-2nm,过宽会降低分辨率。
2.3特殊检测注意事项
荧光检测需关闭室内光源,避免杂散光干扰。
强腐蚀性样品(如浓硫酸)检测后需立即清洗比色皿,防止腐蚀光路。
三、维护与保养
3.1日常维护
每日使用后:
用软布蘸无水乙醇擦拭样品槽;
检查硅胶干燥剂是否变色(蓝色变粉红需更换)。
每周用标准钬玻璃片校验波长精度,误差>±0.3nm需返厂调整。
3.2关键部件维护
3.2.1光源系统:
氘灯/钨灯累计使用超1000小时需强制更换;
更换光源后需重新进行波长校准。
3.2.2检测器:
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光下(如紫外灯未关时打开样品室)。
3.3长期停用处理
断电前取出比色皿架,样品室内放置干燥剂;
每2周通电1小时维持电路板湿度平衡。
四、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
4.1个人防护
检测紫外样品时佩戴防紫外线护目镜。
处理挥发性溶剂(如丙酮)需在通风橱内操作。
4.2故障处理
4.2.1基线漂移:
检查是否预热不足或环境温度波动>±2℃。
噪音过大:
排查比色皿与样品槽是否匹配(如石英皿误用于玻璃槽)。
4.2.2突发断电:
立即关闭电源开关,重启后需重新校准基线5。
4.2.3泄漏处理
液体洒入样品室:
断电后吸干表面液体;
用无水乙醇擦拭光学元件;
通风干燥24小时后再通电3。
五、数据可靠性控制
5.1定期验证项目:
波长精度(半年/次,偏差<±0.5nm)
透射比准确度(每年/次,用标准滤光片验证)。
5.2异常数据判断:
吸光度>1.5时误差显著增大,建议稀释样品后复测。
附:操作口诀
“开机先预热,比色皿要净;
手持磨砂面,润洗不能省;
参数设置准,维护定期行;
异常速断电,安全记心间!”
Copyright © 常州新晟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9696号-1 京ICP备01054104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2238号